《張大千荷花圖》是由中國著名山水畫大師——張大千所作。張大千(1899~1983年),原名正權(quán),后改名爰,字季爰,號大千,別號大千居士、下里巴人,齋名大風(fēng)堂。
《張大千荷花圖》
張大千愛荷,一生畫荷無數(shù),他以“君子之風(fēng),其清穆如”喻荷,盛贊其高潔。每當(dāng)花開時節(jié),大千都要四處賞花、寫生,在居住的庭園內(nèi),通常要開辟池塘,遍植荷花,即便在環(huán)境稍局促的摩耶精舍,他仍用幾只大缸養(yǎng)滿荷花。其代表作品有1935年創(chuàng)作、1976年創(chuàng)作以及作畫年代不詳?shù)娜苫▓D。
張大千先生的題為“孤鸞室”的《張大千荷花圖》,畫中主要的兩柄如傘之荷,通天徹地,荷梗剛勁又婀娜,其姿其態(tài)優(yōu)美無比,正如高鳳翰詩中說的“五尺長”,但這種感覺又何止“五尺長”,簡直是石濤詩中那“十丈不勝花”。
是荷,卻更是蓮,比蓮更美,更生動。那荷葉的畫法,實(shí)可說不知是怎么畫的,是極為隨意的“破筆”卻很是和諧,很是統(tǒng)一;是墨,是色,是從心所欲的揮灑,是天真爛漫的潑墨,反而更顯變化之無窮無盡。
張大千與弟子糜耕云談話時說:“中國畫重在筆墨,而荷花是用筆用墨的基本功。畫荷,最易也是最難,易者是容易入手,難者是難得神韻。畫荷主要在于畫荷葉及荷梗。”畫作恰好說明了他自己的旨意,所以他創(chuàng)作了“十丈”的“不勝花”。畫家作畫是不能盲目的,必須有自己的“主見”,必須要“立意”,必須要“胸有成竹”,必須要“意在筆先”。只有這樣,畫中的“筆和墨”才會生動,才能達(dá)意,才能至筆飛墨舞之神效。
|